雀替,被放置于梁與柱或枋與柱的相交處,用以縮短梁枋跨度從而增強其荷載力,同時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,防止橫豎構材間的角度傾斜。宋代稱“角替”,清代稱為“雀替”,又稱為“插角”或“托木”。
明清以后,雀替的裝飾作用日漸突出,其結構功能退居其次。許多跨度不大的梁都設有雀替,精雕細刻,很為講究。雀替的表現手法往往隱喻而含蓄,神話傳說、歷史人物、民間故事、小說戲曲以及動物花草皆被賦予一定的寓意。
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在他的《中國建筑圖集》提到一種“似是而非的雀替”,就是中國南方,特別是江浙地區和皖南一帶普遍存在的“撐弓”。
牛腿,撐弓(撐拱、牛腿)作為古建筑中的構件之一,主要起支撐建筑外挑木、檐與檁之間承受力的作用。從明代開始,撐弓的雕飾作用大大蓋過了其實用性,逐漸出現稍作雕刻的竹節、花鳥、松樹之類的淺雕。
清代,“撐弓”逐漸演變成整塊斜木雕刻,工藝日趨繁瑣,雕工精美,刀法純熟,雕刻內容更是豐富多彩。
撐弓的尺寸一般比較大,顯得粗笨,撐弓與木雕結合,為木雕藝人提供了展示技藝與才能的場所。所以,撐弓在民間特別是在木雕技術很發達的地區流行起來。
中國古民居建筑構件中,雀替與撐弓展現了獨有的魅力和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,集建筑結構與工藝于一體,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上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,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載體。
(轉載于古建家園,如有侵權,聯系我司刪除)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相關資訊
信息發送SAUNDERS
WRITE A MESSAGE TO US
熱門資訊
- 中國古建筑構件——懸魚與博風板 2023-12-05
- 貼金——中國古建筑傳統工藝 2023-11-03
- 中國古建筑修復和保護關鍵技術 2023-11-03
- 古建筑匠人的規矩與準繩 2023-10-07
- 博風板——中國古建筑構件 2023-07-12

案例中心
公司主要從事古建筑工程、文物修繕、園林綠化工程、建筑工程、市政工程、庭院景觀工程設計、施工等
湖北嘉廬古建筑園林工程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027-88775525
地址:武昌區和平大道750號綠地國際金融城A01-1地塊一期3號 綠地楚峰大廈35層03室
郵箱:hbjlgjz@163.com
Copyright ? 2020 湖北嘉廬古建筑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鄂ICP備2025106409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武漢
